文: 陳麗美
年輕時我就接觸了登山活動,爬過了幾個百岳,雖然登山過程很累,但卻也讓我忘了在山下的種種恩恩怨怨。尤其三、四天在山上,忽然山友的一句“新年快樂”才讓你驚覺“喔!現在是過年ㄛ”真有一種神仙不知天下事的感覺
12年前因為登榮表哥的邀約登合歡群峰,與呼神隊再續前緣,當時在車上回想25年前(民國67年)和呼神隊在那結山的教堂裡,在南橫的山屋裡,那一幕幕湧現,頓時我發覺我一定要加入呼神隊。終於在螞蟻的鼓勵與隊員的支持下我加入了呼神隊。
by admin
文: 陳麗美
年輕時我就接觸了登山活動,爬過了幾個百岳,雖然登山過程很累,但卻也讓我忘了在山下的種種恩恩怨怨。尤其三、四天在山上,忽然山友的一句“新年快樂”才讓你驚覺“喔!現在是過年ㄛ”真有一種神仙不知天下事的感覺
12年前因為登榮表哥的邀約登合歡群峰,與呼神隊再續前緣,當時在車上回想25年前(民國67年)和呼神隊在那結山的教堂裡,在南橫的山屋裡,那一幕幕湧現,頓時我發覺我一定要加入呼神隊。終於在螞蟻的鼓勵與隊員的支持下我加入了呼神隊。
by admin
文: 賴淑靜
猶記小時候生活非常的困苦,家就住於半山腰上,讀小學時,每學期的學費都要到期末才繳得完,更要幫忙家裡的工作如下田割稻、種洋姑及割草養牛等;到了14歲國小畢業後,就到桃園找工作,如今的我已年近60了,目前的工作是在醫院,在這裡看盡了人生百態,尤其是年長者,因病帶給家人許多的不便和經濟困擾,更是數也數不盡,於是興起了一個老年我一定要健健康康的念頭,想著絕不帶給家人多餘的困擾。
by admin
文: 小珍
說來奇妙!96年第一次報名桃山岳的登山活動時,該週有二個行程:一個是大千的波露山;另一個是呼神的越嶺紅河谷,當時詢問會裡秘書月珠姐行程難易度,她要我直接打電話問嚮導,雖已忘記是哪位?只記得他很慎重問我爬過什麼山?我回答:東眼山到滿月圓!還頗有自信自己走得不錯………不料該嚮導很認真地說:小姐!那是健行走路,不是爬山ㄛ…..他建議先去走紅河谷比較好…….剎那間無言的我只好轉報呼神,報完名當下鬆了一大口氣火速掛下電話深怕被追問再被打槍拒絕(後來才知道呼神的活動經常額滿,那次臨時能報到名算是運氣好)。
by admin
文: 胡能仁
回朔呼神30週年隊慶特刊,載於我入隊已有11個年頭,算是中生代的呼神,12年前尚未入隊,有幸參加呼神隊大壩尖山之旅,因未爬過高山,所以過程之艱辛,是不在話下,沿途受到押隊嚮導小白兔與郭承智耐心的陪伴,途中未有一句怨言與摧促,使得我與老婆能安全的回到登山口,讓我覺得呼神隊帶隊的耐心與責任感,是一個值得信賴與託付的隊伍,故在慶功宴時,我毛遂自薦提出想要加入呼神隊的意願,但席間啞雀無聲無人附議,當時我覺得很納悶與尷尬,心中一直存在著一個問號。
by admin
文: 劉瑞謄
十年前呼神三十年隊慶,特刊總編桂樓兄問我有何特別稱號, 開玩笑道曰:「永遠的士官長」,總邊笑問:「真寫?」,答覆真寫沒關係,刊出後,有岳友信以為真,私下來相問詢,沒錯,這是我生平寫照,在職場上,什麼事都做,大小事瞭若指掌,上修模具下至掃地,任何疑難雜症都會,就是身份高位不貴,命中註定努力做人做事就對,所以只會操自己,不會操別人,自封為永遠的士官長。
by admin
by admin
文: 吳文樵
五零年代成長在鄉村的我,居家習慣了四周平疇綠野景觀及開闊視野,生活上與自然環境緊密結合,直到離開家鄉到都市就學就業,選擇宿舍或住家仍以避開都會鬧區與高樓層為主要考量,總覺得居住在人口密集地方,或離地面過高的樓層,跟成長環境差異過大,很難接受,甚至平日休假也大都避開電影院、購物中心及遊樂區等人潮洶湧場所,多選擇球類活動或郊外踏青為主,龍潭石管局、環石門水庫區、復興鄉等是最常去的地方。
by admin
文: 徐明德
參與呼神的活動,不是呼神的隊名特別,也不是呼神的行程特殊,而是每一次呼神隊員熱情參與,讓整個爬山的歷程都有一股莫名的感動,呼神隊友間用心關照,都會令人心動,我也願看待每一次的爬山際遇,因為山一直都在,人卻不一定會來,發生的事情也一定不會相同,每一次機緣卻是永遠的記憶
by admin
文: 張桂樓
從呼神隊15週年入隊,生命就開始與呼神隊一起成長,如今呼神隊快樂的慶祝40週年隊慶,實可賀可喜;加入呼神隊參與登山活動,目的是追求身體的健康,投入山林懷抱,是追求心靈與大自然的和諧與對話,因此,呼神隊讓我身心舒暢,而呼神隊員彼此間如兄弟姊妹般的情誼,讓呼神隊像一個融洽和諧的大家庭,因此,與呼神隊員相處,讓我精神充滿喜悅與歡樂,25年的呼神隊員生活,健康又快樂
by admin